導語:“喂還是不喂,這是一個問題”。
——觀賞魚愛好
今天大暑啦,一年中最熱時候到來,夏天暑氣讓人更想獎勵辛勤勞作的自己,美食的魅力讓人更加難以抗拒,欲罷不能!
不僅人饞,魚也饞~對于養魚的朋友們來說,夏天,又叫“貼膘季”,經歷了整個冬天的蟄伏和整個春天的復蘇,終于迎來了一年中觀賞魚狀態最好的時節。小金魚吃的圓滾滾,胖成一個惹人喜愛的球。素有魚界吃貨之名的“錦鯉”更是放飛自我~來者不拒,看到主人來到水邊,就往主人身邊跑,繞著主人的手游來游去,親個不停,真是逗得人打心里高興、滿足!魚兒表現這么好,加一頓夜宵!
漸漸地,寵魚肚子大了起來,甚至有的魚的肚子看上去像是要爆炸一樣,這個架勢......怎么那么像......“有喜”了呢......
觀賞魚長“小肚腩”如果是因為胖了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丑就丑點,看習慣了還有些可愛~但是有時,大肚子也是疾病的征兆,寄生蟲、細菌性感染、腸炎等都可能導致觀賞魚“腹脹”。胖了丑,病了愁,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盤點,寵魚的大肚子里,到底裝的啥~怎么判斷寵魚到底是“有了”、吃胖了還是生病?
一、【抱卵】
判斷是否懷孕首先看魚是不是處于繁殖期和是否到達了繁殖年齡,舉個例子:一般雄性錦鯉達到2歲,雌性錦鯉達到3歲即具備了繁殖條件。由于各地水溫不同,錦鯉每年大致在3-6月繁殖,如果是這時期雌魚出現的“肚腩”的話,很有可能是因為抱卵。雌魚抱卵還會表現出和雄魚互相追逐及筑巢等行為。
抱卵聽起來是件迎來新生命的喜事,但是對于一些觀賞魚來說,抱卵和懷孕存在著生命危險,很多魚因沒有生產條件而漲卵而死,一些魚生產則會導致水質嚴重下降,渾濁,甚至危及整個魚缸、魚池的安全。
春季,是很多魚類抱卵的時節,水溫回暖,魚兒恢復進食,水中的細菌也大量增加,也是魚病多發的季節。抱卵引起的大肚腩很容易和腸炎及立鱗病混淆,其中立鱗病發病快,如果沒得到及時的救治,要了魚命是分分鐘的事。
【抱卵辨別特征:繁殖季節+繁殖行為】
【二、吃胖】
錦鯉吃吃吃長出的小肚腩,有個專業的名稱,叫二段腹,也叫飛機肚,錦鯉吃胖和魚病、抱卵最明顯的區別是雖然肚子大了,但魚的狀態改變不大,主要的問題就是影響觀賞,一條充滿潛力的魚長出了飛機肚?!快給我縮回去!
錦鯉飛機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喂多了!一般情況下喂食量提倡魚能夠在5-10分鐘內吃完為宜。
吃胖了不怕!減肥,管住嘴,邁開腿,早晚能夠瘦下來
①邁開腿:準備造浪機,增大水中阻力,給魚游泳“健身”。
②管住嘴:減少高蛋白的魚糧投喂,適當減少投喂次數和投喂量,堅持少量多次,定時定量形成飲食規律。
③邊吃邊鍛煉:漂菜喂食法,給可以吃蔬菜的魚適量喂食卷心菜、西瓜、菠菜等,大片菜葉漂浮在水面,想吃就得用力撕咬,讓魚兒邊吃素邊運動。
④保持水質和水中溶氧,魚友“三順生”在論壇上分享,在水質差,溶氧低的環境中,魚會感到壓力,身體將能量轉化為脂肪存儲。在水質好,溶氧高的水體養的魚就不容易大肚子,因為環境好,所以魚的肌肉感會更好,也會長得更快。
【長胖辨別特征:又胖又壯有力量,搶吃搶喝還賣萌】
【三、魚病】
導致魚類長“小肚腩”的病主要有腸炎和立鱗病和寄生蟲病。
【細菌性腸炎】
觀賞魚腸炎,一般是因為吃下了不潔凈的食物,吃的過飽、腸道飽脹、排泄受阻,導致細菌感染腸道引發腸炎。 很多腸炎,都是因為喂的太多!
癥狀:得了細菌性腸炎的魚,就像人生病一樣沒有精神,趴缸、離群、肛門突出、糞便發白,腹水嚴重。
【立鱗病】
立鱗病病如其名,最明顯區分于其他大肚腩的癥狀就是,魚身上的鱗片向外張開,鱗囊水腫,眼睛凸出,當魚有外傷時感染率增加。此病發病較快,死亡率高。
【魚波豆蟲病】
此病早起沒有明顯癥狀,當病情嚴重時,可見皮膚及鰓上黏液增多,寄生處充血、發炎、糜爛。大魚患病時,可引起囊內積水,豎鱗等癥狀。病魚離群獨游,動作緩慢,食欲減退,以致不吃食,呼吸困難而死。
魚病辨別特征:精神萎靡、離群、動作遲緩,食欲下降
當發現愛魚小肚子鼓鼓的時候,首先觀察判斷是有了、胖了還是病了~胖了減肥,有了隔離,病了醫治~錦鯉魚病引起的“小肚腩”怎么治療呢?小編整理了詳細的腸炎、豎鱗病和魚波豆蟲病治療和預防方法~請您關注山樹公眾號回復“小肚腩”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