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有的魚活著,它已經死了。有的魚看著好像死了,其實它還活著”。相信魚友們在和觀賞魚長期相處中也發現了,魚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魚生沒有那么容易~每種魚都可能遇到一個共同的心理問題,那就是——“抑郁癥”。
大家應該都見過超市販賣的魚,趴在缸底,一動不動,毫無生命氣息,看著像是死了,但是撥拉撥拉又能活過來。他們都活著(都挺新鮮的),但這些沒有靈魂的魚心中的痛苦,又有誰知道?
不僅超市賣的魚,生活優渥,吃喝不愁的寵物魚有時也會“想不開”。當寵魚出現無精打采,不吃不喝,見人就跑,躲躲閃閃,趴缸縮鰭,顏色暗淡,離群,對生活失去興趣、脾氣爆的魚甚至撞缸跳缸的時候,在排除魚身體生病的情況下,你的愛魚可能得了“抑郁癥”了......
【魚也有抑郁癥?】
傳言說,魚只有7秒鐘的記憶,簡直是看不起魚!
位于美國亞拉巴馬州特洛伊大學的Julian Pittman(生物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正在通過斑馬魚研究治療抑郁癥的辦法。他的研究發現,魚遭受抑郁癥的情況和人類十分相似。他說:“人類與魚的神經化學太相似了,簡直令人恐怖。”
魚不僅能得抑郁癥,一篇發布在Vox的文章詳細地列數了魚的能力,包括他們“能夠互相學習,能夠辨識出他們曾經見過的魚,了解他們自己在魚群中的社會地位,記住周遭環境復雜的空間地圖?!蓖瑯拥模硪粋€刊布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還發現,當魚兒們外出找食物的時候,他們還會互相照應。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不止一次地指出,魚能感受到痛苦。而且,他們感受快樂的能力也不亞于貓狗等其他動物。
【魚為什么抑郁呢?】
魚抑郁癥的英文名字叫做“drop outs”,俗稱“斷片”,魚憂郁了,豎著飄在水里或者趴在缸底,仿佛喪失了魚生的目標,其實對于一些性格不是很樂觀的小魚來說,很多意想不到的事都能夠導致它抑郁,常見的導致魚抑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遭遇“缸霸”】
熱帶魚缸中,經常會出現缸霸,缸霸搶奪食物、爭奪領地,霸占別人媳婦,無惡不作。被欺負的魚沒得吃沒得住媳婦還跑了,給誰都得抑郁,躲在角落瑟瑟發抖。
【2.新魚入缸】
新魚入缸,生活環境突然改變,而且玻璃外面有個不認識的巨型生物(高高興興的主人)走來走去,真是嚇死個魚啦!在環境突變時,魚經常會選擇集體趴缸,排好隊整整齊齊臥倒,這種抑郁癥一般不需治療,保持穩定的水質,給魚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忍住看魚的心情),暫時不要喂食,幾天后,等魚適應了,覺得這家住宿條件和伙食都還不錯,就會漸漸開心起來~
【3.感到孤獨或領地被侵占】
一些喜歡和朋友住在一起的魚,自己一個人住在小缸里,游泳沒魚陪,吃飯沒魚陪,嚇到了沒魚安慰,悲傷了沒魚傾聽~一條魚過著孤獨的日子,時間久了,就會患上孤獨癥!
還有一些領地意識強的魚,每天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悠閑自在享受生活,可是!主人是混養的缸,領地里出現了不喜歡的魚,時不時在房門口探頭探腦,天天被侵犯魚私,沒辦法了,生悶氣!打架!抑郁!
群居的魚獨居;領地意識強的魚,不恰當混養。這些違反魚的生活習性的情況,會讓魚感到孤獨無依或太過擁擠,都會導致抑郁。
【還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魚抑郁呢?】
吃不規律——飲食不當或不足
住不安生——水溫突然變化、水質降低、PH變化、氨氮水平升高、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高、水中含鹽量多、氧氣含量低、密度過大、燈光太亮、使用水處理藥物。
【魚抑郁癥了怎么辦?】
唉,自己家的魚,還能怎么辦呢?難道要拿到河邊烤......給它進行心理疏導?聊聊魚生哲學......?放點舒緩的音樂......?
當魚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魚感受到主人們的關心和愛!預防或減少魚類壓力的最佳方法是為他們提供健康的環境。最大程度減少造成壓力的因素。
維持水質 ——建立完善的過濾系統,確保水質健康。讓水質各方面參數保持正常的狀態,維持水溫穩定,避免水溫劇烈變化。以防止給魚類造成應激壓力。
尊重魚的生活習性——給群居魚提供隱藏的地方。合理控制飼養密度,給魚足夠的生存空間。如果魚出現了霸缸行為,把缸霸移到別的魚缸里。喂食盡量做到定時定量。
謹慎加入新魚——在向魚缸魚池添新魚之前,確??梢曰祓B,防止兩種魚互相騷擾或戰斗(例如清道夫是夜行魚,會影響其他魚睡眠)。在新魚入缸入池的時候,做好消毒過水工作,避免攜帶病菌或寄生蟲。
不管是做魚還是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啦~寵物魚的心情好,主人看著自然也開心了~
“養魚養水,水清魚歡”,所以說,給魚健康的水質和穩定的生活環境非常重要;喜歡折騰的朋友務必要合理折騰,科學折騰,不要亂折騰,讓魚過得越來越好~長得越來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