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白寫錦鯉,如在雪白的紙上精心描摹出的水墨畫,黑白相間,濃淡相宜,若生若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欣賞,白寫錦鯉的美。
一、起源
白寫錦鯉屬于寫鯉系列,寫鯉起源于“鐵真鯉”。“鐵真鯉”是色調似鐵、濃茶褐色而有光澤的真鯉。“鐵真鯉”是緋鯉的元祖,是錦鯉原種之一。自緋鯉產出“黃別光”及“紅別光”,黃別光發展成黃寫,白寫正是由黃寫培育而成。1825年日本新瀉縣山古志村的峰村一夫培創出白寫錦鯉。
二、鑒賞
白寫錦鯉的鑒賞和昭和所要求的黑斑之質地、斑紋相同,色彩愈濃愈佳。白質要求潔白、細膩,頭部和尾結處必須要有白色。白色不能帶有淡黃或灰的色調,特別是頭部的白色,一定要潔白剔透。墨黑質以有光澤的為理想,具有光澤之外又有漆黑或帶藍色的墨黑為佳。白寫錦鯉的頭部必須要有隔斷型黑斑,或是呈“人”字形的斑紋。
(圖片來源于攝影師:Dhanon)
三、改良要點
白寫的墨質極不穩定,它會隨著季節、年歲的變化而變化。夏季白質較多、墨質較少,冬季墨質又會增多;幼魚時墨質變化較大,四、五歲以后墨質才漸趨穩定。關于古往今來的白寫改良,有三大重點:那就是白地的擴大、墨質的提升、墨質固定化。讓本來非體色的白地更加純白,漆黑的墨質更有亮澤感,而且力求品質穩定,不要經常有變化,主要重點是墨質須形成美麗斑紋。
(第50回全日本綜合錦鯉品評會 桵賞 85部)
(第50回全日本綜合錦鯉品評會 種別優秀賞 90部)
四、白寫與白別甲的區分
1.頭部斑紋:白寫頭部必有隔斷型黑斑,或鼻尖上有黑斑及頭頂上有“人”字形的斑紋;白別甲頭部無黑斑。
2.軀干部斑紋:軀干上的黑斑延伸至腹部,黑斑濃密,大塊出現。白別甲黑斑只在背部,稀疏而小塊狀。
3.胸鰭斑紋:白寫胸鰭通常具有圓形黑斑;白別甲胸鰭有條紋狀黑斑或全白。
4.底色:白寫是黑色基底,白別甲為白色基底。
(第50回全日本綜合錦鯉品評會 桵賞 50部)
(文章內容整理自網絡及《錦鯉的養殖與鑒賞》)
(視頻來源于攝影師:Jane Maneerat)
(圖片來源于攝影師:Dhanon)
白寫錦鯉,黑質深沉穩重,白質輕靈秀美,黑與白的碰撞,給人視覺的沖擊,帶來禪意的思考。水墨丹青,游于池中,美景如斯,此樂何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