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
大家好呀,山樹天氣預報小助手回來啦!
時值深秋,冷空氣接連而至,可謂是“攜雨伴雪”,北方秋風已出現向刺骨寒風轉變的趨勢,南方(尤其廣東)在經過了漫長的夏季和秋老虎和回溫之后,終于降!溫!啦!
對于身處廣東的小編來說,降溫實在是太爽了!已經按奈不住將秋褲找了出來,穿上我滴花秋褲,我就是整條街最靚的崽~
但是對于養魚的朋友來說,降溫往往伴隨著——
大風
降雨降雪
水溫波動
(有那么點刺激......)
在秋末的天氣里,養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一起來看看!
1.保溫防風
錦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動物~能夠在溫度2℃—30℃的水溫中生存,最適合錦鯉生長的溫度是20℃—25℃,所以魚友們一般在夏季和秋季加大喂食,促長發色。錦鯉雖然能夠適應比較廣泛的溫度區間,但是不能抵抗水溫的驟變,如果水溫在短時間內變化3℃及以上,錦鯉很容易出現應激生病。
秋末,晝夜溫差大,而且時常會有大風大雨氣溫驟降的天氣,如果是水位達到1.5m~1.8m的魚池,問題不大,如果是魚池較淺60~100cm,或是露臺池室外缸,就要做好擋風或遮蓋了。
2.合理投喂
錦鯉的生長活動和溫度密切相關,魚友總結,在10度水溫下,魚糧從攝入到排出需要大約19個小時。而在25度水溫的時候只要不到1個小時就可以了。在10度的水溫下食物中能量完全消化的時間為50個小時。
在水溫逐漸降低的秋末,不易消化的色揚飼料要逐漸減少不喂,投喂好消化且營養豐富的胚芽類飼料,魚糧配比上,多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少一些難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水溫低于13度的時候,喂食總量不能超過魚只總重量的0.5%。水溫低于10度的時候就需要停食了。
此時切記少喂,給錦鯉喂食太多易造成消化不良,雖然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死亡,但到第二年春天,錦鯉會橫向生長,變得胖胖的,影響觀賞性。
3.小心捕撈
秋末是錦鯉銷售和購買的旺季,對錦鯉捕撈的次數較多。如果在操作中不慎碰傷魚體,很容易導致水霉病。因此,捕撈錦鯉時,一定要用網迎著錦鯉前進方向輕輕兜取,既準又快,不易碰傷魚體。相反,如果老用網在錦鯉后追著撈取,網在水中有了阻力,用力追捕易碰傷魚體,就會給病菌的侵入提供機會,所以要盡量避免因操作不慎碰傷魚體。
4.預防疾病
錦鯉和人一樣,溫度變化大時,也會“著涼”感冒。除了感冒病外,這個時節也是水霉病的高發期。
感冒病在錦鯉的疾病中應該算是比較多發,但是也比較容易治療的疾病,疾病前期發現及時治療的話,能夠很快控制住病情,降低治療難度。
感冒病
癥狀:
“渾身無力”“無精打采”:漂浮水面,魚鰭收縮,縮在角落,不喜游動,趴缸離群,食欲減退。
治療:
1. 原缸/池老水,隔離治療,停食爆氧升溫(每天不要超過3℃)
2. 按千分之五的比例下鹽,進行殺菌,促進機體代謝功能的增強
3. 用適量小蘇打溶液浸洗魚體,促進魚體代謝,增強活力
水霉病為真菌病,在冬季易發,本病發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在選魚等過程中造成魚體外傷;二是在適合水霉類繁殖的20℃以下水溫養魚。
水霉病
癥狀:
魚體表面附著稱為“菌絲體”的綿毛狀物似毛皮狀。繁殖在體表的水霉從表皮組織侵入魚體之內,使寄生部位壞死。病魚開始焦躁不安,與其他固體發生摩擦,以后魚體負擔過重,游動遲緩,食欲減退,最后瘦弱而死。
治療:
1. 勿使魚體受傷,同時注意合理的放養密度,能預防本病的發生
2. 全池潑灑亞甲基藍,使池水成2~3mg/L濃度,隔兩天再潑一次
3. 蘇打、食鹽混合液(1:1)全池潑灑,使池水成8mg/L的濃度
4. 內服抗細菌的藥,以防細菌感染,療效更好
5. 使用免疫促進劑,提高魚體抗病力,有助于預防本病發生
(資料來源于網絡和書籍《錦鯉的養殖與鑒賞》,侵刪)
天寒霜重,照顧好魚兒更要照顧好自己,大風吹走水汽容易干燥,多吃一些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食物如梨子、蘋果等,注意防寒保暖~主人好,魚才好~
CIPS 2019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寵物水族展覽會
將于11月20-23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山樹展位:6.1館6B7-60
想要參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山樹自然生態科技】公眾號,后臺私信獲取贈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