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多雨之時,連續(xù)的陰雨天可謂是讓人苦不堪言啊,對于眾多魚友來說,更是一大挑戰(zhàn)!眾所周知,連續(xù)的下雨天對室外的魚池可是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水質(zhì)、溶氧還是溫差都馬虎不得,特別是溶氧不足這一塊,一不小心可是會引起泛池死魚哦,那么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雨天為何要特別注意給魚池增氧,大家注意防患未然哦!
動物的生存都需要氧氣,魚池里的錦鯉也不例外。錦鯉所需的氧氣主要是空氣中的氧分子通過溶解在水中而來,簡稱水溶氧。那么水溶氧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呢?首先,當水中溶氧未飽和時,大氣中的氧氣會向水體滲入,進而補充水體中缺乏的氧氣。當水體中水溶氧充足時,有機質(zhì)會在好氧細菌的作用下分解成對錦鯉無害,對水生植物有利的物質(zhì),同時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長,預防和減少錦鯉病害的發(fā)生等。
其次,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水溶氧的重要來源。在陽光充足的白晝,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快,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氧氣。但是如果光線較弱時,水生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就會吸收魚池中的水溶氧,如果此時不進行增氧,可能會造成魚池水溶氧供不應求的情況。所以當魚池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氧氣不足時,水體中的厭氧菌就會很快繁殖,魚會出現(xiàn)浮頭跳池等危險行為,甚者可能會因缺氧導致整池魚“全軍覆沒”!
陰霾的下雨天,光線弱,氣壓低,是錦鯉最容易“悶氣”的時節(jié), 雖然說下雨溫度會變低,水溶氧消耗得較慢,但是一部分的水溶氧是需要依靠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下雨天光線弱了,即使消耗得慢,也會因為造氧不足而導致溶氧低下,這是必然的結(jié)果。那么具體的原因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上升氣流通常和陰雨天氣是相伴出現(xiàn)的,所以一到下雨的時候,氣壓也會隨即發(fā)生降低的改變。而氧氣是氣體,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是隨壓強的降低而減少,因此水中的含氧量也就會在陰雨天氣時而減少,而魚也會因缺氧而活性較弱。
當連續(xù)下雨時,太陽光會減少,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變?nèi)酰腥苎醯难a給量小,這時候池中各種生物為了維持生命的呼吸作用和有機物的分解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就會造成水中溶氧求大于供,引起水中溶氧缺乏。水中的含氧量和水溫有密切的關(guān)系,溫度越高,溶氧消耗越快,這也是春夏季節(jié)炎熱導致溶氧不足的原因之一。而飼養(yǎng)密度也與水溶氧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密度越大,錦鯉需要消耗的氧氣就越多,因此不能片面的追求數(shù)量,不然就會導致水溶氧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
主要是通過增氧氣泵的方式(在水產(chǎn)行業(yè)還有水泵式、葉輪式、水車式等)進行增氧。這是很多魚友們最愛的增氧方式之一,也是最方便實用的增氧方式。
魚友在選擇曝氧器械的時候需要注意篩選,避免噪音過大,以及氣盤要出氣均勻細膩,細節(jié)邊緣要圓滑處理,避免對魚造成摩擦傷害。
主要是通過投放一些過氧化氫、過碳酸鈉、過氧化鈣等化學增氧劑的方式來增加魚池的水中溶氧量。這種方式一般為通電困難和魚兒出現(xiàn)急性浮頭時使用,增氧效果雖然快但只能維持短時間,適合急救使用。主要是通過培養(yǎng)有益的藻類以及栽種水草的方式來增氧,因為魚池中一部分的溶氧來自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來達到水體增氧的目的。但這種方式有很多不確定性且耗時較長,因此作為輔助增氧更為合適。還有滴流增氧、文氏增氧(出水口曝氧管)等。
魚池的水溶氧我們雖然看不到也摸不著,往往很容易被忽視,但對于錦鯉的健康可是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大家平時一定要做好增氧措施,保證魚池有足夠的水溶氧!

圖:山樹智能水質(zhì)監(jiān)測系統(tǒng)-溫度溶氧變化
除了缺氧外,下雨天魚友們也要注意一下水位水溫的變化、飼料潮濕、魚池表面雜質(zhì)多等問題。4、5月份是陰雨天氣較多的時候,多觀察,多準備,及時解決問題,做好這幾點,相信魚友們的魚兒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各位魚友陰雨天還遇到了哪些問題呢?評論區(qū)我們一起來探討交流~